工作动态
康复科普知识 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康复科普知识

脑瘫预防及康复知识

来源:省残联康复部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0-9-22 14:54:38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的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且持续存在并贯穿患儿终生,其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从可跑跳或独立行走到不能坐、不能翻身、不能抬头),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出现肌肉与骨骼生长速率不匹配、活动受限等问题,易导致软组织僵硬、关节挛缩、长骨扭转、髋关节脱位和嵴柱侧弯等改变。

  脑瘫的发病率为存活婴儿的0.20%—0.35%,目前全世界约有脑瘫患者1700万。脑瘫最主要的病因:窒息、未成熟儿、重症黄疸。临床可见2/5脑瘫患儿不能独立行走,1/3患儿合并癫痫,1/3患儿伴语言障碍,1/5患儿有喂养问题,1/2以上患儿存在一定程度认知障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其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为脑瘫孩子自身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困难。

  近年来,随着康复技术的不断提升,康复理念的不断进步,以脑瘫儿童“全人发展”为目标的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康教模式逐步获得广泛认可,引导式教育作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康复教学体系取的了可喜的康复教学效果。

  一、儿童的发育是不断学习和成熟的过程

  每个脑瘫儿童都有学习和发展的空间,美国着名儿童心理学家盖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与学习。儿童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婴儿哌哌落地,即开始了一生的学习历程,任何功能和技能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所有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共性特点:1、脑部发育都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2、大脑在发育过程中都会到人和环境的影响。其中充足的睡眠和有规律的生活为身体的发育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丰富的感官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触觉、味觉、本体觉,充分的自主活动,丰富的情感交往为保证了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成熟,从而够适应社会生活。

  脑瘫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学习,只是学习的模式、方法、条件和起点不同。幼儿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样是受到损伤的大脑可塑性和代偿性很强的时期,如果得到充足的刺激,健全的脑细胞就会增加与其他细胞的接触,提高功能,使神经细胞间的连接通路进一步广泛和完善,从而代偿和补偿局部细胞的功能缺失。

  二、引导式教育“全人发展”理念

  引导式教育是一套为脑瘫儿童而设定,以建立正常生活为基础,诱发主动学习为策略,发展积极的性格为目标的教育与康复的整合系统。它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匈牙利医生Andras Peto教授创立的,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引导式教育在香港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给香港的康复服务带来深刻的变革,给广大残障儿童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因此得到业内人士和广大残障儿童家庭的广泛认同。从九十年代开始,引导式教育开始在中国内地推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实际工作证明,引导式教育是一个对脑瘫儿童康复行之有效的康复教育系统。

  不同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用不同的表述方式诠释引导式教育“全人康复”概念。

  香港明爱医院:

  “引导式教育”是一种综合及交流性的教育方法,旨在

  促进患有多种残疾的儿童的性格发展,透过一些仔细策划的活动及有关引导员、小组、节律性意向、习作程序及每日活动课程之辅助,刺激儿童有系统地建立在运动功能、言语、智力、社交及情绪等各方面之发展,让孩子能主动去学习日常生活所需之功能,以克服身体之运动功能障碍。

  香港耀能协会:

  “引导式教育”是一套针对有特殊需要人士成长及学习而设计的系统。它综合了教育及康复的目标,为特殊需要人士的终生教育及学习设定合适的活动环境,使其获得应付日常所需的技能和建立面对生活挑战的斗志,从而迈向独立生活。“引导式教育”致力于个人身体与心智的融合,着眼与人和周围环境的联系,通过人和物的互动交流,诱发学员内在的学习欲望,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

  匈牙利彼图学院:

  引导式教育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它使神经系统受损的儿童能过正常的生活作为它的最终目标。引导式教育调动所有的资源和能力,不是针对症状,而是达到目标,这些目标是依社会需要而定的。

  引导式教育运用教育学原理帮助孩子达到他们的目标和生活功能。脑瘫儿童必须全面学习,从如何上厕所到如何学习“ABC”。

  主动活动的意思是孩子想去活动,必须让孩子有主动和自发的意向,任何进步都是他努力坚持的成果。正是这一点能鼓励孩子去寻找自己解决的方法并去完成他们的活动。

  中残联引导式教育专家顾问郑毓君博士:

  引导式教育强调,必须要通过一个教育的过程来促进孩子全面的发展,包括他们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社会交往、认知、语言等等方面的康复。在施行方面,引导式教育是按照孩子的身体状况跟他们的心智水平来制定一整天他们的学习,设计有意义、有目的而且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式教育很强调家长参加孩子每个学习跟康复的环节当中,以至回到家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成为有能力的父母。

  三、引导式教育的“全人发展”的实施原则:

  (一)全面发展:引导式教育尊重残障儿童是完整的个体,不分割脑瘫儿童体能、智能、情感同步发展的需求,务求把儿童体能、智能、自理、沟通、社交的学习完整地结合起来,打破专业界限,以贯通一致的态度、期望和教学方法引导儿童全人发展。

  (二)诱发主动学习

  引导式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参与每一个学习和训练过程,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调动孩子的内在动力,始终致力于让孩子在学习中充满兴趣和产生动机,使他们学会解决困难的方法,让孩子懂得:任何进步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三)生活化:

  引导式教育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也为生活而学习,把学习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生活的每一环节都成为学习训练的时机,使儿童在实际生活的整日流程中学习生活自理,建立良好的习惯和生活规律。生活自理是脑瘫儿童康复的首要问题。

  四、引导式教育系统运作过程中的九大元素:

  (一)贯通式团队:不同专业的人员包括:康复医生、

  康复治疗师、幼儿教师、社会工作者,康复工程人员等其他辅助人员一起评估。按照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将各个专业方面的知识、方法、经验贯通起来,达成对儿童能力和障碍评价的一致性;针对教学和训练方向的一致性;制定一套全面的整合的教育计划、设计教育原则和治疗技术相融合的综合性康复教育课程。

  (二)小组学习:小组活动为脑瘫儿童提供了学习社交

  技巧的自然环境,能够有效调动儿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逐渐产生集体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少对家长的依赖。

  (三)整日流程:结合日常生活而精心设计的一日活动

  流程,包括课堂习作和起床、穿衣、如厕、洗漱、一日三餐、茶点、午睡、放学等各项作息活动,每一刻都是学习的机会。

  (四)习作程序:习作程序是引导式教育的教学策略,

  是按照儿童的能力,把学习的动作分解成细小的步骤,串联起来成为一个连贯的、循序渐进的具体活动,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坐、立、行、位置转移、手活动的能力。是一个整合的学习,包括:运动、感知、认知、主动参与、自我解难意等。

  (五)节律性意向:“节律”是配合习作活动,安排有

  节奏感并重复的口令或儿歌,“意向”是以节律性的语言来表达一项习作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对于不能讲话的孩子可以促进他们模仿学会把动作和语言联系起来,对于能讲话的孩子能够加深其对动作的记忆。

  (六)整合的课程:是通过贯通各领域的学习,融合教育、治疗和日常生活的康复教育课程,力求将儿童的运动、认知、社交、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训练变成有意义的学习,让儿童获得完整的经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引发进一步的学习、探索精神。

  (七)规划性环境:规划性环境以儿童学习需要为中心,

  配合生活流程和课堂学习,安排场地、家具、坐位、教具和辅助用具等。比如:教室、厕所、饭厅之间的距离要适合儿童的能力;要提供容易使儿童专注的学习环境;要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儿童进行位置转移;坐位的安排有利于儿童与引导员以及相互间的观察;家具和教具的摆放要有助于儿童主动保持正确的姿势。促进基本动作模式的发展,让儿童获得成功的经验,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功能。

  (八)家长参与:家长参与孩子的教学训练活动,使他们

  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发展潜力,了解引导式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坚定康复信念,改变仅仅作为照顾者的心态,成为培育孩子成长的核心人物和团队合作的伙伴。在教师、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学习训练中家长逐渐了解孩子的问题和需要,开始面对现实,帮助孩子、陪伴孩子在长期的的生活中不断学习和锻炼,成为康复系统中的重要力量。

  (九)诱发技巧:引导式教育各基本元素互相配合成为

  整体的诱发技巧。

  脑瘫儿童的康复不只是医疗层面的问题,脑瘫儿童的康复本质上是一个身心发育的问题。引导式教育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关注儿童体能的障碍,而且为孩子的心理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把训练、学习和生活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人康复”。


 

分享到:0
TOP